第222章 继续潜伏-《谍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南京保卫战前,据于春晓传给我的消息。军事委员会始终处于战略企图的矛盾之中。会战之前他力排众议,做出了短期固守的决策,并从主观愿望出发,认为预期防守在1月至2月。

    当得知日军正包围南京、守军面临被围歼的危险时,从保存力量的角度考虑,又改令撤退,然而命令中却又含糊其词,电报发出后次日又有动摇,再以信函形式要求卫戍司令及副司令,希望“能多守一天就多守一天”。

    可以说,军事委员会的决心犹豫、徘徊于撤与守之间,已经犯下了兵家大忌。

    当初为了表示破釜沉舟,背城一战的必死决心,要求将下关到浦口间的渡轮撤退,禁止任何部队和军人从下关渡江;并通知在浦口的胡宗南第一军,由南京向北岸渡江的任何部队或军人个人,都予以制止,如有不听制止的,可以开枪射击。

    这一看似英勇的做法恰恰违背了军事科学的最基本定律,即无论统帅的决心和热情大小与否,都必须和当时的军事态势及客观环境相结合,否则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正是这些举动为后来部队撤退时无船可用埋下了伏笔。二是撤退时组织无力。”

    “除此之外,还有什么原因?”叶晓晚又问道。

    “南京保卫战中,高级军官在组织撤退时混乱无章是造成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首先,由于安排不周,大部分部队没有按计划撤退。

    12日,宣布部队突围、撤退的命令后,考虑到时间紧迫、人多船少的客观情况,明确规定只有卫戍司令部各机关及其直属部队、第36师由下关码头渡江,其余部队均由正面突围。

    这一原则本比较切合实际的。但到正式宣布撤退令时,他又补充口授命令其他部队如不能全部突围,有轮渡时,可以过江向滁州集结。如此一来,许多原定突围部队均蜂拥至江边,数量接近9个师。

    由于人多船少,渡江时,秩序极为混乱,有的船开动后,遭到岸上部队开枪射击;有的装载过重沉入江中,许多求船不得的官兵,拆取店户门板自作木筏,冒险渡江,造成数以千计人淹死在江中。

    其次是通讯不畅也造成了损失。

    当唐生智下达撤退的命令时,用无线电通知处于监军胡宗南的第一军,可是不知什么原因,命令没有传到南京长江北岸的守军,造成北岸的守兵以为渡江的部队是逃兵,就开枪射击,直到渡江后才停止射击,也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无辜伤亡。

    有些下属部队与上级失去联系,根本不知道撤退的命令,丧失了撤退的机会。

    更可恨的是有的部队长官接到撤退的命令后,并没有把突围命令传达下去自己就就一走了事。正因撤退不力,使数万名军人滞留南京城,当日军进城后,这数万名军人在被俘或潜入民间被搜捕后,绝大部分遭到杀害,成为悲惨的牺牲品。”沈千舟道。

    “有件事,我搞不懂,为什么从古至今南京都守不住?”叶晓晚问道。

    “向南打,从西向东打,除了朱元璋之外。南京虽然地处南方,但南京紧临长江,而长江是中国最险要的天险。只要定都南京的政权不是太过孱弱无能,或者北方的国家太过强盛,天险是不容易被攻破的。

    但是你懂得,南方的政权很多都是孱弱无能的,而有国家定都南京的时代大多在中国南北朝,南北朝的时候北朝进行民族大融合,所以北方更为强大,南京就守不住了。而南明是因为文管系统的瘫痪,各股政治力量互相倾轧,不断内耗导致实力不行,最终南京被清朝攻占。

    这场南京保卫战也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换成我们的部队保卫南京,有可能守住么?”叶晓晚又问道。

    “很难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的军队也不行么?”

    “南京是个死局,除非主动放弃才能把这盘棋做活。可谁能有这样的勇气呢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主动放弃首都,怎么可能。于春晓,怎么样?离开南京了么?”

    “离开了,她和她父亲一起去了武汉。我和她联系的电台,告诉她,我要继续在上海潜伏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,有她在外围,对你也是很好的接应。千舟,这一次要组建特工组织,你的担子有些大了。”

    “晓晚,你跟我说说,日本人为何要组建中国人为主的融机构?”

    “为了将来占领上海做准备。据可靠情报,日本人要扶植中方势力,建立新政府。在此之前,要做一些做些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选的汉奸是谁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