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莽作乱时黄河于魏郡元城决口,何清郡以东数郡受灾,王莽皆不管不问使其水灾遗祸六十余年。 直至孝明皇帝时御史王景治水乃成,黄河安定至今,使如今汉儿已近两百年不受黄河决口之灾也。 最终庞统尝试做出了总结 “黄河平顺,天下安宁?” 孔明对此不置可否,只不过盯着地图若有所思。 后辈称赞唐朝承气候之福泽,得环境之丰裕,由此不知草木之重要,才有垦殖无度。 这些问题大汉同样也是有的,而且因为人口如今不多,且气候相较寒冷,方才不显。 在本子上写了“煤饼”二字,看来此物比想象中的还要重要更多。 同时孔明也写了“黄河模型”四字不知能否以模型演水土流失后的黄河之灾? 毕竟那地上悬河景只需想想便知,若真溃了恐怕凶害将古之少有。 【唐朝初期另一个比较有名的问题就是天灾频发,这个是相当出名的。 毕竟如今聊起来二凤的风闻轶事,生吞蝗虫这点儿是绕不开的。 当时关中就是先遭了旱灾,随后触发了蝗灾这个连击,因旱灾心急如焚的二凤正在田里跟百姓一起挖渠引水灌溉农田呢,看到蝗虫铺天盖地的飞来当时估计心都凉了,因此愤怒的抓过来一只蝗虫直接生嚼了也是能理解的。 毕竟那时才贞观二年,李家老二那是真的压力大啊。 除此之外,咱们印象中唐初的天灾简直数不胜数,还是以贞观年为例。 贞观二年的旱蝗二灾连击刚过去,三年又来了个旱、水、蝗、霜四灾组合,四年也是大差不差的旱、水、蝗、雹。 贞观五年和六年是难得的太平时节,随后就一直在给二凤上压力。 七年,夏季关中沙尘暴、山东河南大水,十月关中地震。 八年,陇右山崩、山东江淮大水;九年旱灾再来;十年水灾接疫病;十一年先水灾再地震……如此一直持续到658年,这二十六年连年天灾方才简短的告一段落。 但实际上,唐朝中后期的天灾数量并没有比初期好多少,这里可以直接抛出咱们现代专研隋唐史的学者论断 “与前期相比,唐后期地震活动比较活跃;中后期水灾发生比前期多一半以上且多发生在夏秋两季;后期风灾发生更频繁且六月份发生频率最高。” 第(2/3)页